做家务这么累,为啥还是没瘦?

栏目:科普之窗 发布时间:2021-10-28 作者: 糖吉医疗 来源: 糖吉医疗

很多朋友想减肥但是不想运动,却经常做家务,于是乎寄希望于通过做家务来减肥。但是每天做家务,做饭、刷锅、洗碗、拖地、洗衣服哪个都不落下,累得腰酸腿疼却不掉秤,这是为啥呢?

 

做家务那么累,到底能不能减肥?

先说结论:理论上,做家务是不能达到减肥效果的。

 


英国《流行病学与公众健康》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结论如下:无论使用拖把的力度如何,做家务都不能代替定期锻炼,要想达到减轻体重、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传统的体育锻炼才是最好的途径。

 

随着肥胖的流行,超重、肥胖人群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比如在咱们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经占到了50%以上),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遏制这种趋势,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的了相应的政策。最初政策建议大众每周进行3次剧烈运动,后来发现民众执行起来不那么容易,接下来干脆把更容易执行、更能够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也加入了进去,比如家务劳动、园艺、DIY手工等。

 

政策是制定出来了,但是这些后面加进去的日常活动减肥健身的效果如何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 15 个英国城镇的 2,300 名 60-79 岁的女性(之所以选择这部分人群,是因为之前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段的人相对不活跃,体育活动比较少)。

 

这些受试者每周都会被问到有关步行、骑自行车、健身课程、运动、家务、园艺和DIY手工的问题,还会定期被测量心脏功能、肺功能和体重。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把家务劳动也计入身体活动,近三分之二的受试女性都达到了推荐的身体活动水平。但是如果排除掉这些活动,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试女性达到了推荐的身体活动水平。

 

评估后发现,每周快走 2.5 小时的女性肥胖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静息心率也更低(心血管健康的标志),而在家务劳动达标但没有足够的身体活动的人群中却没有发现类似的健康益处。

 

英国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也做了一个研究,研究人员跟踪研究了将家务劳动作为锻炼形式的人和采用传统方式锻炼的人的体重。发现将家务劳动作为体育锻炼的时间越多,他们的体重就越大。对比两组人的体重,也会发现那些用家务劳动作为减肥方式的人的体重更重。

 

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靠做家务减肥显然是行不通的。

 

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做家务时间挺多,却抽不出时间体育锻炼,怎么办?

 

做家务,怎样才能减肥?

其实,想要通过做家务减肥,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要知道,即便是跑步、举重之类有氧运动,也必须持续1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锻炼心肺功能和减重的效果,所以,不管做哪种家务,一定要至少持续10分钟以上,最好是15分钟以上,然后还有一些动作要领需要掌握。

 

1、拖地

甩肉指数:☆☆

动作要领:

● 面朝拖把站立,双手握住拖把柄,两腿一前一后交叉站立,摆出弓步;

● 用手臂的力量将拖把前后拖移,类似击剑动作。

 


2、铺床

甩肉指数:☆☆☆

动作要领:

● 先摆好跪坐的姿势,然后上半身匍匐在床上,双手以蛙泳的动作在床上缓慢划动;

● 铺展床褥时,上肢应尽量展开

 

3、洗碗

甩肉指数:☆☆☆

动作要领:

● 一边洗碗一边左右轮流做抬腿动作,每次动作维持10秒钟;

● 单腿站立时稍微踮一下脚尖,还能顺便提拉小腿肌肉。

 


4、擦桌子

甩肉指数:☆☆☆

动作要领:

● 站在桌子一边,双手按住抹布。身体不要动,仅靠手臂力量将抹布来回推擦。

● 向前推擦时,双手要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双臂用力要保持一致。

 


5、晾衣服

甩肉指数:☆☆☆☆

动作要领:

● 将衣服筐放在地上,背对晾衣杆;

● 胯部以下保持不动,扭转上半身把衣服晾起来,左右交换进行;

● 扭转时,将身体略向后仰,增加负荷锻炼腰部两侧的肌肉。

 

6、擦窗户

甩肉指数:☆☆☆☆

动作要领:

● 左、右各拿一块抹布,右手向左边逆时针擦拭,身体跟着一起做侧弯腰的动作;

● 左手向右边顺时针擦拭,身体同样跟着一起做侧弯腰的动作。

 

参考文献

[1] 瓶子. 家务活巧甩赘肉 瘦身效果好到没话说[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1(8):21-21.

[2] Lawlor D A ,  Taylor M ,  Bedford C , et al. Is housework good for health?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tivity in elderly women. Results from the British Women's Heart and Health Study[J].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2002.